纳米体育培训课程方案范文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30
 纳米体育企业新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培训需求分析预测,发现员工现有知识、技能与新技能运用之间的确切差距,并且找准弥补这些差距的对策,措施。要把握这一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技能培训需求来源于企业各层次员工个体和企业中的特定群体,甚至企业整体都可能有这种培训需求,从而导致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特点也各有不同。  技能培训需求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

  纳米体育企业新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培训需求分析预测,发现员工现有知识、技能与新技能运用之间的确切差距,并且找准弥补这些差距的对策,措施。要把握这一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技能培训需求来源于企业各层次员工个体和企业中的特定群体,甚至企业整体都可能有这种培训需求,从而导致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特点也各有不同。

  技能培训需求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它对员工个体、群体或整体的理念、知识、技能、能力提出新的培训需求。

  在企业中,技能培训需求分析的参与者应为以下人员,企业领导、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工作人员、有关技术专家、员工本人。企业领导是企业引进高新技术的决策者,是技能培训需求的第一知情人。因为一些新技能培训项目的开发,都是由企业领导提出并亲自督促执行的,他们有权指导技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明确技能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分析的整个工作是由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主持的,这两个部门掌握了大量有关员工技能、水平的资料,同时他们对每个岗位的要求和变化也是最了解;技术专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他们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最为敏感,对新技能培训需求的判断也很有见地,如果在课程开发之初多向技术专家请教,一定会得到有益的启示;培训的对象的需求也是最为关键的,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

  主要通过任务和技能分析确认培训需求。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引进新技术、增设新的职位或重新定义工作职位,工作职责等情况。比如,某企业因市场需要更新了自动化生产系统,新系统的更新升级对操作者的要求就会有差异,要想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此时就需要运用任务和技能分析法,确定新技能培训的需求。在进行任务和技能分析时可以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需求分析的结果对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有着起直接的指导作用,新技能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拟定主要有五个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在方案拟定之前,培训工作的领导人或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必须进行以下相关准备工作,它们包括:决定方案设计人;初步搜集方案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方案设计小组成员职责分工;制定方案设计工作计划。

  课程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建立在多方面的需求调查结果之上,更多地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即他们应该或想要学习什么,而不是培训师想培训什么。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培训师对培训内容的正确选择,还能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为培训后期评估提供依据。培训目标的制定大致可按知识、技能、素质等三个方面,需要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根据企业资源状况,可以将不可行的或次要的目标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明确培训目标后,就应开始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既可以从企业内部各种资料中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征求培训对象、各相关人员和专家的意见,还可以从已开发的类似课程,即企业外部挖掘可利用的资源等。

  培训课程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可以按不同模块加以划分,分别进行设计。课程方案设计包括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估等六个方面。

  课程方案设计完成以后,可以按照方案对培训活动进行一次排练。课程演习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不仅包括同容、活动和教学方法,还应包括培训的后勤保障。预演中可以让同事、有关负责人或培训代表作为听众,对整个安排提出合理化意见。

  预演结束后,听取同事、有关负责人和培训代表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无论是小问题还是大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1]劳动保障部与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织编写.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高级企业培训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高晓格.基于系统方法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0.

  伴随不同国家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教育领域越发关注当下以及未来社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则离不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从国家、地方、到学校,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仍然存在着各类问题。王阿习、陈玲等[1]提到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脱离真实的教学情境,培训知识缺乏实践转化。赵德成、梁永正[2]指出不少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观念更新,但对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根本、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原因是未能做好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笔者曾在2015年对北京市2213位教师就培训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67%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很难在教学现场得以应用转化。从教师培训的一般流程来看,培训的需求分析直接决定了培训目标的界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施与后续的效果评估。可见,培训从需求分析开始,如果无法体现教师的实际需求,也会导致培训课程的应用效益,与教师工作实践难以有效对接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发现教师的真实需求,并精准匹配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笔者访谈了北京市级以及十几个区级培训机构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负责人,发现目前教师培训课程的需求确定多数是在培训开始之前,通过对教师代表以及学校管理者等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进而确定课程内容。通过问卷与访谈等方式来确认培训需求,限于问卷、访谈提纲设计能力、答卷人解读能力以及答题人心理因素的制约等因素,所得需求常常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其在工作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需求多是多元化与立体化。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无法反映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变化的动态需求。赵德成、梁永正也指出了上述的培训需求确定方式存在的局限性。首先通过问卷等方式基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来确定需求可能失之主观,教师自我报告的需求未必都是真正有意义的培训需求;其次,简单地从校长等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的绩效差距识别培训需求又可能失之笼统,分析者需要对绩效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只有通过取长补短,将两种理解整合起来,既关注教师的主观愿望,又重视绩效差距及其原因的深入分析,才能更为准确、有效地识别培训需求。基于此,如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仅仅以问卷、访谈的方式来确定课程内容则显得不够全面、真实,不能够满足教师动态的需求,其使用效果与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着个性化、生成性、情境性、复杂性与模糊性等特征,很难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短时间的访谈等完全体现出来,这也给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通过大数据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应用,教师在工作现场遇到的各类问题、问题背后对应的专业发展显性以及隐性需求,都能够被捕捉、记录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作为设计教师移动培训课程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需求是指无法被行为主体主动发现并清晰表达,需要通过其他主体挖掘、引导来确定的需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用户隐性需求挖掘与引导方面已经体现出了很强的优势,尤其是基于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潜在的需求。如移动互联网领域通过对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与需要营销的产品、业务、内容相匹配,实现精准营销纳米体育。在教育领域,以Cousera为代表的慕课平台运行商,通过深度分析学习者在课程资源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行为数据,能够发现哪些资源学生点击率最高,哪些讲座视频的片段重播率最高,哪些内容学生的出错率最高等等,然后将上述结论及时反馈给课程资源的研发团队,用以指导改进之后的工作。这种做法表明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线]。目前,也已经有通过对教师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潜在需求分析的探索,如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记录、分析形成对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需求分析报告[4];上海市闵行区恽敏霞等通过对全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录制、分析形成对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报告,进而发现对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隐性需求[5]。这些需求因教师的自我认识与理论素养限制等原因,其在问卷、访谈等自我报告中无法主动提及,而借助于技术设备对教师大量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很好地确定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隐性需求。

  在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是指能够被行为主体明确表达的需求,如在2016年由笔者所在单位组织的北京市几个区的新教师培训中,新教师明确表达自己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上存在问题。当对新教师群体反馈的问题数据逐年加以收集,并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时,能够有效发现某一特定的教师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在教学现场所面临的各种类型的问题也直接地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罗滨指出关键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困惑,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够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困惑,实现专业发展[6]。因此,以教师逐年提供的问题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问题数据加以收集、归类、分析,进而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显性需求。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麦格雷戈医生通过对近十年的病患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应对某一类问题或者病症,应该提供哪种类型的治疗最为合适。这种推荐正是基于对病患数据以及诊疗方案数据进行了常年累月的积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起了病患数据与诊疗方案之间的精准匹配关系[7]。在教师培训领域,以往无法大规模采集教师主观反馈的问题、客观发现的问题以及专家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个性化地存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专家头脑中或者小范围地存在于某个组织中。伴随着对教师问题数据逐年的收集、分析,能够形成特定教师群体(如新教师)的共性问题、特定组织的共性问题(如某区的新教师都存在着课堂管理困难问题)以及教师个体的个性化问题,专家团队将针对这样的问题清单形成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伴随着问题数据与解决方案数据的不断积累与完善,后续的教师将能够在提供了自己的问题数据之后得到系统推荐的更为精准的解决方案,满足其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

  在已有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开展教师培训的研究中[8-14],多数更为关注将移动终端作为培训课程的载体,而很少将其作为发现培训需求的载体,笔者认为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发现教师的需求,相较于问卷与访谈这种短时、切片式的需求分析方法而言,更为凸显需求的情景性、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现场是教师真实需求的发源地,在教学现场,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各类问题,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也形成了教师各种类型的需求。罗滨提到要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提炼、归纳形成关键问题清单,通过专家、教师共同研究,形成关键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而帮助教师完成专业发展。根据笔者所进行的面向北京市各区4539教师的移动终端使用习惯调查数据显示,63.4%的老师有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其中有随时随地进行记录、拍摄行为的也已经接近53%。在针对西城区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教师认为平时工作中确实会遇到教学、科研、管理以及人际沟通等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被纷繁复杂的各类事物所淹没。可见,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通过移动终端去记录的行为习惯,如果能够帮助教师形成随时随地记录其所遇到问题的意识,即可通过移动终端的辅助,帮助教师随时随地记录问题,上传问题,进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库。如以北京市新教师培训为例,入职1-3年的新教师,要求其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记录其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上传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库,伴随着问题库数据的累加,通过大数据分析即可发现北京市入职1-3年的教师群体存在的共性以及个性化问题,这些问题是反映教师需求的起点,更是培训课程设计的起点。移动终端成为了动态连接教师群体发展需求的载体,克服了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片段性、片面性反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局限性。在已有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开展教师培训的研究中,多数更为关注将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呈现载体,很少将其作为教师制作培训课程的工具。DonPassey提到移动终端可以记录在课堂中的各类音频、图片与视频,以及教师是如何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性音频、图片或者视频,进而按照记录的内容进行反思哪些是关键要素,反思工作过程是否有值得改善的地方[15]。笔者曾在西城区一所小学中开展了以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制作生成性培训课程工具的研究,研究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提供的移动课程模板,教师用移动终端收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视频、文本、图片类的过程性资料,并整合成为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呈现的生成性案例课程。相对于预设类的主题培训课程,教师从学习者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转化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显示参与了基于移动终端生成性课程制作与讨论的教师,其所负责指导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以及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三个方面的效果,要显著好于只参与了主题培训的教师[16]。以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制作与呈现培训课程的载体,调整了教师作为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客体角色,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课程内容建设者与贡献者的主体地位,也连接了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工作现场各类情境性、生成性的解决方案。

  综上,从教师个体的角度,伴随其职业生涯历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应对的是其显性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记录自身遇到的问题。此外,借助教学行为记录系统记录并由专家团队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其在教学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是其隐性的专业发展需求。随着教师主观反馈问题数据与客观观察其行为所形成的问题数据的不断积累,对两类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关键问题为基础确定教师的真实需求,进而帮助教师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新教师培训为例,依据该模式,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在移动终端上记录自己的问题并上传到大数据分析系统。此外,通过教学行为记录系统上传自己的课程视频,专家团队将对上传视频加以诊断。通对新教师群体主观反馈问题与专家团队客观分析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伴随着从主观反馈问题到客观发现问题的增加,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新教师群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将作为教师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起点,专家团队、教师团队将针对关键问题协商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在实施整个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借助移动培训课程模板记录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收获等,进而形成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成性案例培训课程。最终,通过“关键问题—针对性解决方案—生成性案例类培训课程”的模式形成精准满足教师需求的移动培训课程。课程中包含了某一特定教师群体(如新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系统推荐的解决方案以及实践后形成的生成性案例,真正做到了精准匹配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从教师群体的角度,伴随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需求与关键问题的确定,教师专业发展关键问题库、解决方案库以及生成性案例库的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理念,当教师的关键问题、专家的诊断分析方案以及形成的生成性课程逐渐累积形成彼此之间的应对关系后,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再次发送相关问题时,系统即可自动反馈给教师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有着相同需求教师形成的生成性培训课程,实现精准对接教师的需求。正如前面案例所描述,当医生基于对近十年的病患数据进行分析后就能有效确定应对某一类问题或者病症,应该提供哪种类型的治疗最为合适。

  综上所述,以教师的行为与问题数据为基础,能够更为真实地、动态地反映出教师的需求,并作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础,这将成为有别于当下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重要区别。未来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必在以下三个方面将体现出与当下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差异所在。首先是以教师的真实需求为起点,而不是以课程开发者的主观意愿为起点。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而是通过对客观行为数据与主观问题数据的收集去发现、分析教师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以精准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并逐步建立起教师需求与解决方案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教师也将从课程内容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贡献者,通过移动终端与课程设计模板将所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教师在教学现场随时随地发现、收集并形成生成性培训课程。最后,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未来要能形成基于教师不同需求、解决方案与教师培训课程的映射关系,形成基于教育数据分析的新型培训课程研发机制,而不是多次重复开发。当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关键问题被确定之后,将为教师推荐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培训课程,真正达到精准培训,提高效率与效益的目的。

  [1]王阿习,陈玲,余胜泉.基于SECI模型的教师培训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24-29.

  [2]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11):9-14.

  [4]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机理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5):101-106.

  [5]恽敏霞,黄超群.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J].现代教学,2016,(6):68-69.

  [7]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3):14-16.

  作者简介:刘骏(1978-),男,江西新余人,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工程师,高级技师。(广东 广州 510000)

  培训课程规划是以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为根本,全面梳理、整合现有培训课程资源,分析、提炼培训课程需求,统筹规划课程建设,系统组织课程开发,为公司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培训课程规划工作的目标是建设以公司一体化培训课程为核心、各单位差异化特色课程为补充的培训课程体系。为此,本文以用电检查专业、变电专业为例对典型案例的收集进行了介绍,从理论和实际案例素材两个维度去提炼并升华流程步骤和方法工具,将案例素材中的成功之处提炼和萃取成为组织经验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一是萃取。隐形知识显性化,专家个人经验提炼成为组织经验。课程开发的起点和依据,是课程内容的准确来源,案例练习的依据。

  二是赋能。通过学习活动将专家知识内化成学习者的知识,进而转变为行动,提高绩效。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减少培训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为基层员工培训工作打下基础。该培训课程为建立科学性命题提供了保证,并且通过该系统典型事故案例、反事故演习方案、节假日保电方案等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培训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为电网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能培训课程需求分析即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培训需求的发起者和相关人,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组织经验提炼。提炼就是整理、萃取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并将之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

  收集需求信息,重点分析对企业绩效影响,目标学员情况等,选准课题,为进行组织经验的提炼定好方向,做好准备。

  典型案例收集可通过访谈和挖掘专家个人经验,提炼和萃取成为组织经验。专家访谈分为一对一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主要是收集典型案例,即根据任务进行关键事件访谈,获得代表性的案例素材。

  (1)典型案例四大特征。真实性:要求案例是真实发生而不是虚构的,真实案例才是有力量的。典型性:一般要求是典型任务、典型客户、典型项目中发生的案例,目的是为了保证素材的代表性。完整性:指案例的背景信息、任务、行为过程及结果要完整。只有完整的案例,学员才能客观、完整、全面地进行分析。冲突性:案例中包括了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人群、不同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具有冲突性才能促使学员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思考,既能引发讨论兴趣,也能更好进行反思升华。

  (2)案例设计模板。典型案例收集先明确素材的特征要求(例如竣工查验中常见的10KV电缆故障问题),然后向相关专家收集,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收集范围有限,但是便于筛选,素材质量较高。典型的案例设计模板如表1和表2所示。

  采集故障线路故障相电流、零序电流以及与故障线路存在互感的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利用经验公式估算,可提高线路故障点距离的准确度;

  利用故障线路两侧电流、电压量,与故障线路存在互感的线路零序电流,以及带电测试得到的线路自感、互感参数,通过补偿算法,消除线路间互感和过渡电阻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得到线路故障点的精确定位 单端电源时,过渡电阻不产生电抗分量,不影响故障测距,双端电源时,过渡电阻产生电抗分量,影响故障测距,一般电源电压高侧测距变大,电源电压低侧测距变小;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输电线路同杆架设越来越多,存在互感的线路故障时测距精度受到影响,导致查找故障时间拖长

  从理论和实际案例素材两个维度去提炼并升华流程步骤和方法工具,将案例素材中的成功之处提炼成可复制的知识,同时与对应的理论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萃取提炼成果表如表4和表5所示:

  验证这些知识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概括性,是否可以作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是否有错误的地方等,只有经过验收审核的知识才能进入课程整合开发。课程整合开发是结合理论、组织经验、案例等素材,理清课程思路,再进入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在课程后续的开发过程中,还可能需要补充收集到的案例或微调组织经验。

  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1,2]所以设计符合电力行业特点和本企业实际状况的培训方案,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以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为根本,全面梳理、整合现有培训课程资源,分析、提炼培训课程需求,统筹规划课程建设,系统组织课程开发,为公司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张义辉,张海燕,于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

  作者简介:李兴国(1980-),男,广东高腰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讲师;赵明霞(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讲师。(河北 保定 071051)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校内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校企文化深层次融合与渗透的主要载体。借鉴企业职业培训先进理念,探索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发展机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力培养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促进校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计算机绘图”实训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基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理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方式,对“计算机绘图”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切实规范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和质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课程目标对社会市场需求的直接性;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比例界定;理论知识服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注重经济性与时效性;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1)课程目标不同。学科性课程目标拟培养理论性、研究开发性较强的人才,建立起就业者的理论体系,提升其发展能力,因此,学科课程的目标大多是综合性、比较宏观的。而培训课程开展的宗旨更为具体,其目标范围比较直观,或就业,或岗位需求。培训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对学员操作能力提升的训练。

  (2)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多按学科自身的体系和顺序来编排,课程重点也是根据学科体系的重点来确定,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培训课程的内容是以技能训练目标为主体,它的安排多以技能结构的逻辑为序,课程重点是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来确定的,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技能系统。

  (3)课程实行模式不同。学科性课程一般是以讲为主、以课本为主、以实验练习为主进行安排。培训课程以练为主、以现场实训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进行安排,培训课程的开发和运行比学科课程更为复杂,成本更高。

  (4)课程评价方式不同。学科性课程重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在知识点的安排上利于学科发展和考核,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职业性的培训课程重在技能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技能点的安排上利于技能发展和职业技能鉴定,利于学员对技能的学习和把握。

  (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职业培训的最大特点是突出能力训练,知识、理论是能力训练的基础和补充。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

  (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能力教学必须通过训练过程,必须符合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市场和企业需求。要按照这些特点和要求,强化操作,淡化概念和推理,体现终身职业培训的思想。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都要体现以操作为主的原则。

  (3)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课程设置能否与培训目标、层次相适应,符合能力(技能)发展规律,为受训者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关键是在满足共性需要的同时必须重视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培训尤其如此。

  (1)一致性和系统性原则。开发培训课程,其课程目标应在符合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总目标的前提下,与该培训目标一致,必须全面体现培训项目对培训课程的实际需要,把应当具备的课程门类或科目全部开发出来,并保证其要素的完备性。

  (2)技能性和操作性原则。培训课程必须体现以职业技能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特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科目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技能训练需要。要在计划好的时间内达到培训的能力目标要求,必须科学安排课程的实操训练或动手能力训练。将每一个训练科目细化后分解到培训课程体系中。

  (3)针对性和灵活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在内容上切合企业实际需要,不仅要开发具有共性特点的通用性课程,更要开发符合某一特点岗位工作需要的、个性化突出的课程内容,从而真正起到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作用。在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结构比重组合上,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客观实际需要。没有个性化就没有灵活性。灵活性重在与时俱进,动态的开发和实施。

  “计算机绘图”是面向动力类专业和电力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学习AutoCAD软件的使用,能够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各类专业图样,为后续岗位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实训基地与生产现场具有相同的设备(或领先于现场)、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工作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仿真系统,进行仿真教学,以保证教学与生产在目标、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一致性。

  将企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融入实训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工程来序化知识,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开展教学,教学资源丰富。

  实训操作步骤完全依据现场生产规程来进行。将实训教学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实训的最终结果以成果的方式呈现,如一个产品、软件、设计、技术报告及实训过程资料。

  以企业岗位(群)对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操作技能的要求为导向,不仅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即核心能力的培养,强调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工作计划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汇报沟通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实施了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原则。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本课程在CAD实训室进行,实训室配备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样板专区,学生专用计算机(学生人手一机)、教师专用计算机,所有计算机组成局域网,均安装有网络课堂软件、AutoCAD2008软件。

  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场地的建设与管理、课程讲授与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优势。

  (2)教学环节设计: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实例精讲;学生练习操作(建立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交流演示(引入激励机制);教师总结点评;项目任务提交。

  (3)规范配套教学资料:制订课程标准;制订授课计划;设计教案;开发自编教材;开发试题库;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制订CAD实训室6S管理考核办法;制订实训过程考核方案,加强过程引导,过程考核采取项目积分制,每个实训项目根据学时、重要性都设有相应积分,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根据其完成质量获得一定积分(见表2),制订课程考核方案(见表3)。

  综合能力测试 60% 从试题库抽取试卷,最后一次课限时(2学时)课堂完成

  课程总评=综合能力测试成绩×60%+项目积分成绩×20%+6S考核成绩×20%

  教研室统一规范任务单格式,任务图样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难度梯度合理,结合项目学时分配确定任务量。学生实训过程和结果一律以任务单形式提交项目,根据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作为项目考核成绩依据。选拔优秀学生作品作为样板进行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在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营造气氛,提供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请作图优秀的学生把成功成熟的绘图经验、技能技巧分享给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带动全体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大胆尝试并帮助其实现。

  “1S”整理:要与不要留弃果断;“2S”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3S”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4S”清洁:洁净环境,贯彻到底;“5S”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6S”安全:确保安全,以人为本。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措施,是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文献研究和现状调查表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直存在着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绩效技术中的一种干预措施。对于任何组织,培训都要关注成本效益,因而要求快捷的培训设计和高效率的培训实施。笔者认为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益的原因之一是混淆了培训课程与学校教育课程的特点,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设计不合理。本文从培训课程的特点出发,依据WPW学习模型提出培训课程层次结构的设计模式,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进行设计。

  培训课程一般包含四个层次:课程――模块――课――活动。这里使用模块概念而不用单元概念,是因为模块一般是内容紧密相关、结构相对完整的,便于在内部培训课程体系中交流和互用。在内容少的情况下,为课程――课――活动的层次。也就是说,首先把课程分为多个模块,进而设计模块,然后将模块再细分为多个课时,在每节课中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课程大体上可分为3~5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再分为2~10个课时,每节课依据课的类型及特点来决定活动的数量。课程、模块、课、活动等层次的含义虽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各个层次的界定如下:

  (2)模块:课程内能够达成1~2个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时间为2~8小时不等;

  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涉及层次的划分和层次关系,包括同一层次的序列和不同层次的递进关系。培训课程的教学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层次实施的,层次结构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培训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在各个层次上,而层次结构的设计要受教与学理论和观念的影响。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旺森(Richard A.Swanson,1992)等提出了WPW(Whole-Part-Whole)学习模型,体现了学习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自然节奏,基本的WPW模型如图1所示。[2]该模型是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化的模型,可以为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框架。

  第一个整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先行组织者给受训者提供一个心理支架,便于他们接受新的教学;二是通过与受训者已有经验相联系,使所学内容更有意义,从而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Knowles.M)的研究指出,成人学习者自主性较强,其个体生活经验对学习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更乐于接受学习任务与其社会角色和责任密切相关内容的学习。[3]首先,培训者通过确立先行组织者,使受训者关注将要学习的材料,帮助受训者回忆有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到新的学习中,形成新的图式。[4]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成人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经验基础,受训者是基于经验来理解和接受培训者的观点的,成人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多样化的经验,因此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成人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受训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成人学习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往往对那些能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工作问题或能带来回报的学习有更强的动机。因此,在第一个整体教学中要将新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经验联系起来,让受训者认为自己能驾驭学习材料,并且学习能帮助他们解决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最强。

  第二个整体是主要成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受训者通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完整掌握,它把单个的部分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每一部分的内容,而且通过“整体”使各部分有机联系起来,增强了对内容的完整理解。只有从教学材料整体出发,才能建立内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保持教学的完整。因此,培训者有必要通过形成教学的整体,如完整概念、完整定义来回顾和强化“部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整体形成的基础上,教学的“部分”在整体中就有了新的意义。在认知整体形成后,需要安排练习和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

  培训课程设计模式中的“部分”,是通过系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教授具体的结构化的材料,从而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分步掌握和精细加工。受训者在培训者指导下,认识循序渐进地深入,在每个部分中成功地达到相应的行为标准。在这里重要的是,首先,受训者只有掌握每一个“部分”,才能使第二个整体有效;其次,每一个“部分”都要以WPW形式组织,也即每一个部分内都是W-P-W结构,这样在更大的WPW课程设计中有了它的子单元,能使受训者在每节课中都受益。

  培训课程层次结构设计模式给培训设计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化设计框架,适合于各种类型目标的培训课程的设计。这个模式能用于整个课程和每节课的设计。以系统观点来看,课程的每一个成分,无论是作为“部分”还是作为“整体”,都是连续体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说,课程的每一个成分,都是一个教学时段,开始的时段侧重于建立第一个“整体”,随后的时段就自然逻辑地成为“部分”,最后的时段就作为了“第二个整体”,而每一节课或子系统也同样是W-P-W结构,如图2所示。

  信息技术应用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和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设计如下。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的目的是让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形成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一切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并具有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5]依据培训课程设计模式,将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依次是:初识信息技术应用、“我”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果整理与展示、总结与提高。图3为课程层次的结构设计图。

  “初识信息技术应用”为第一个“整体”。在培训开始阶段,引导受训教师通过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与技术有关的教育现象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可以作为整个培训课程的先行组织者,使受训教师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形成初步认识,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促使受训教师把日常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与他们已有经验相联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形成稳定持续的学习动机。

  “‘我’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成了培训课程的“部分”,培训教师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三个方面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实现对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的分步掌握和精细加工,受训教师也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成果整理和展示”和“总结与提高”为第二个“整体”,这一部分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培训中,把每一“部分”中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制作出相应的作品(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并与其他受训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最后,不仅培训教师要对受训教师的作品进行评价及总结,而且受训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使受训教师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样,受训教师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每一部分内容,而且通过“整体”将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完整理解。

  下面以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中的模块三“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来说明“模块――课”的层次结构设计。模块结构设计如图4。

  在该模块中,第一个整体为“初识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开发模式”。在这一模块培训的开始,要给受训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启发他们回忆教学工作的环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媒体,期末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教学模式,成为本模块学习的先行组织者,激活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心理图式,便于受训教师更深入地认识教学设计。此外,通过把受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与所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师意识到本模块学习对于改进教学和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巩固受训教师的学习动机。

  在模块学习中,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和结果评价与修正设计”构成了“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的“部分”,各个阶段承前启后,相互关联,受训教师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好地认识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开发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最后的“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是第二个整体,目的是为了让受训教师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一模块达到完整的掌握。通过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可以把教学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起来,不仅能掌握好每一环节的内容、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而且通过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对“教学设计”的完整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课与活动这个层次上,要从WPW学习模型出发,具体考虑教学目标领域,分解和细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媒体,划分课的进度和时段。

  在认知类培训课中,可以包含多项活动,通常可以设计为案例呈现、问题思考、资料阅读与讨论、师生小结、练习与反思五个教学时段。“案例呈现”为“第一个整体”,侧重于让受训者结合实例理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原理;“问题思考、资料阅读与讨论、师生小结”为“部分”,分步骤让受训者掌握所培训的知识;“练习与反思”为“第二个整体”,主要用于巩固前面所学。

  例如在“学习者分析”这一节课中,首先,用PPT向受训教师呈现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时间约5分钟;其次,培训教师提出问题“案例中谁是学习者?学习者有哪些特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重分析哪些特征?”受训教师思考后将答案写在纸上,时间约15分钟;再次,向受训教师提供相关阅读资料,让受训教师在阅读后分小组讨论“案例中分析了学习者的哪些特征?还没有分析哪些特征?”从而让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时间约20分钟;然后,培训教师带领受训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阐述在教学设计中分析学习者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分析学习者,时间约15分钟;最后,让受训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如所授年级、所授课程等)做练习并反思自己以前的工作,时间约10分钟。

  技能类培训课通常设计为系统概览、开始、操作、关闭、系统缺陷、独立完成六个教学时段。“系统概览”为技能类培训课的“第一个整体”,侧重于让受训者理解和接受先前工作系统被修改和取代的事实,初步了解将要掌握的新系统;“开始、操作、关闭和系统缺陷”为“部分”,分步骤地向受训者介绍系统的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而“独立完成”为“第二个整体”,让受训者运用前面所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完整理解。

  例如在“PPT的基本操作”这一课中,首先,向受训教师演示已经做好的PPT课件,说明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补偿或取代其他演示媒体,并简要指出制作技能的重点,时间约5分钟;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素材的准备,时间约为3分钟;再次,向受训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并在操作过程中讲述操作要点,要求受训教师模仿操作,时间约15分钟;然后保存操作,向受训教师演示刚才的操作结果,时间约2分钟;接着小组讨论PPT课件的优势及局限性,教师小结,时间约10分钟;最后,让受训教师独立完成,时间约20分钟。

  情感和态度类培训课主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课程可以设计为接纳群体和个体、问题/机会、角色模型的担忧、解决方案、引导对解决方案的赞同、对成功的期盼六个教学时段。其中“接纳群体或个体”和“问题/机会”这两个时段合起来组成“第一个整体”,主要是为了改变个体基本的价值观和信念,改变原有经验中的“定势”,并为受训者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机会;“角色模型的担忧、解决方案、引导对解决方案的赞同”构成了“部分”,目的是根据整体中提出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受训者赞同解决方案,最后达到改变原有经验中的定势影响的目的;“对成功的期盼”是“第二个整体”,目的是巩固前几个教学时段的成果,达到情感或态度上的稳定。

  例如在“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一课中,活动过程设计如下:让受训教师通过讨论归纳出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缺点,接纳技术对教育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时间约10分钟;设置教育情境,提出教学目标,经过讨论选一名受训者扮演教师,其他受训者扮演学生进行教学过程模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时间约20分钟;用视频展示同样目标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让受训教师分组讨论对比两类教学,写出心得体会,时间约15分钟;选小组代表跟大家分享小组心得纳米体育,时间约15分钟;培训教师做小结,引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赞同并激发受训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热情,时间约15分钟。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层次结构的设计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可操作性和直观性,设计过程快速简洁,能使课程形成由环环相扣的内容和活动组成的层次结构,在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提高教师培训的成本效益。

  [1] 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3).

  [2] 张军征,樊文芳,张晓红.培训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肖庚.ADDIE教学设计模型在成人教育培训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1(1).

  [5] 韩瑛,寇海莲.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调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5).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 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实现民族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由基础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诸多环节组成的一个缜密、严谨的知识架构和体系,它直接服务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了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优化顶层设计、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和强化学位论文研究等多种手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推进研究生培育机制创新,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启动了“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计划”。计划以满足“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需求,以夯实数理基础,培养实践技能,提升外语水平,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创新能力”为主要着眼点,进行专题性强化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本论文以主要面向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强化培训课程建设实践为例,从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设立的必要性、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应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探索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建设。

  多年来,国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中知识性课程仍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我校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学习要求24个学分,其中实验课程仅3个学分,可选的课程也只有2门。这导致一般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实践能力上培训不足,在进入课题研究时,对专业研究所需的重要手段、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部分研究生课题开展前期进展缓慢。其次,课程设置普遍性较强,针对性不够。近年来,国内研究生培养单位鼓励跨学科人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来源比本科生和博士生都要复杂,学生经历也千差万别。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即经过了创新实践训练,动手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则完全没有基础。跨专业报考学员对本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部分导师会要求学生选修部分本科生课程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面对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的生源,我们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和方案设计。第三,教学内容与前沿技术脱节。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以基础专业知识为主,虽然有部分涉及学科前沿的800级课程,但多为介绍性质,而相应的研究手段、测试技术以及实验方法几乎没有涉及。硕士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的学科研究技术与实验室实际使用的技术存在较大差别。

  产生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课程体系灵活性不足,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通常要求一定的稳定性,改革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不可能及时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其次,研究生进入课题后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不是所有学员都对某方面技术感兴趣,组织开课比较困难;另外,最新的科学仪器和实验技术通常价格昂贵、数量有限,科研工作安排也非常繁重,科研人员一般不愿将其投入到教学中去。

  但是我校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通常以教研室当前项目为依托,一般要应用到最新的实验仪器、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而这些学员又没有得到培训,这就造成了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脱节。学员需要较长时间,通过边干边学的形式逐步掌握。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培训效率低,学员进入角色慢,加之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有限,在掌握专门技术后用于真正课题研究的时间就不足了。我们调研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光电研究中心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物理系对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发现他们研究生跨学科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不少跨学科研究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独立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与他们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专题技术培训有关。他们采取的措施是针对研究生课题研究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技术和科学仪器,结合前沿研究内容开展集中培训。该培训既可以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对研究室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深入了解,又可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和科学仪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以往知识进行复习整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同时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强化培训课程虽然是一种专题培训,但目标是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教一些具体的技巧。同时为了扩大收益面,应尽量选择适合面更广的教学内容。我们在《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们光学工程的学员在本科阶段都学习过c、fortran等编程语言,但不少学员从来没有利用这些语言解决一个实践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语言与硬件结合困难,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学员往往会选用单片机、DSP或FPGA来实现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完成这一任务需经历硬件知识学习、电路制作及软件编程等几个阶段,同时要开发硬件,导致开发周期长,甚至会让部分学员望而却步。虚拟仪器技术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LabVIEW是集成高效软件和模块化硬件的开发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性能高、扩展性强和开发时间短的优势。硕士研究生如果掌握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配合必要的硬件模块,对于完成课题研究将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选择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作为强化培训课程的基础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实验仪器和测量技术的教学工作。

  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多认同性而缺乏创造性。分析原因,除了长期“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的惯性外,硬件制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研究生专业方向多,实验仪器要求多样,使得配备实验设备困难。加之仪器设备更新速度较快,易使实验设备过时。另一方面,这些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实验条件更难满足需求,最终导致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实践性较差。《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强化培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开展研究生课题研究奠定技术基础,因此非常重视实践性,要求每次课都有操作或练习内容。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的模块化硬件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实践操作所需的成本,缩短实验的时间。在讲授数据采集技术时,我们购置了一批NI公司的MyDAQ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并结合实验室已有数据采集设备,保证上课的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甚至可以把设备带回去继续练习。在仪器控制与远程通讯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员笔记本电脑配备了USB转RS232数据线,使学员不仅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串口通讯,还可以带回实验室对光电仪器进行通讯和远程控制练习。

  针对性是强化培训课程的重要指标。强化培训课程教授的内容应该是针对传统课题教学的薄弱环节、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进行有益的加强。我校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计算机测试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一般学员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或数据处理,但是不会用计算机进行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设备控制。《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强化培训课程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计算机测试应用能力不足,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并结合典型光电测试系统开展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仪器远程控制方面的培训。

  我国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前沿性,一方面要求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与时俱进,另外开设专门课程介绍学科前沿技术。但是,一般课程教学以前沿技术理论介绍为主,对最新的实验仪器、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涉及较少。不少硕士研究生会感觉当前科技很先进,但是自己掌握的手段很落后,很难完成课题研究。其实,我校光学工程学科通过985和211项目的支持,已经建成了非常现代化的实验室,各种先进实验仪器已频繁地在科研中得以应用,《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强化培训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学员介绍一些常用先进光电仪器的操作和应用。

  强化培训课程是面向各个学科方向的有特定需求的学员开设的专题选修课,目的是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是在课题研究中所需的能力的提升。比如,生物学方面的学生希望采用光学的方法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这种强化培训课程对他们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采取广泛宣传和导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生。我们通过宣传让学员和导师准确地知道本强化培训课程的定位和教学内容,学员根据自己能力提升或课题研究需要,并经导师同意后申请报名。通过这种形式,基本保证学员都是带着目的来学的,不要浪费学员自己的时间和宝贵的教学资源。

  强化培训课程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某方向能力的专题培训,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员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并具备在后续课题研究中应用的能力,因此实践性尤为重要。《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掌握光学工程相关研究中的数据采集、仪器控制、基本信号处理和简单控制反馈方法,因此每次课我们都安排了课堂练习。比如在数据采集教学过程中,我们配备了数据采集卡给学员,让他们在课堂上对实际信号进行采集;在仪器控制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USB转RS232数据线,让学员实现相互之间的计算机通讯和与多种光电仪器进行数据通讯。最后我们还设计了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要求学员利用学习的知识实现信号调制、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报告生成完整过程,充分体验科研实践的全过程。

  虚拟仪器技术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具有巨大的灵活性,可以解决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如果一门课程可以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引发学员探索钻研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开课初期就对学员征集科研过程中的工程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整理,我们提炼出典型案例,并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让学员知道哪些课程内容可以解决相应问题。比如,有学员提出多光路大功率激光泵浦的安全监测问题,我们设计了用NI6251对32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同步采样,通过LabVIEW平台进行信号处理,并用电脑内部音频输出设备发出报警信号的方案。还有同学提出如何对飞秒激光器相位补偿单元进行控制的问题,结合系统的硬件条件我们提出了利用LabVIEW图像处理插件进行误差量解算,再通过多功能卡输出控制电平调整相位补偿单元的方案,学员对整个工作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的核心工作应该在误差信号的解算上,其他问题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就可以完全解决。学员带着问题来学习,主动性会大幅增强,问题得到解决后成就感也较高,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灌输式教学方法。

  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是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创新探索,通过专题培训的方式可以对硕士研究生能力薄弱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使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以《虚拟光电仪器与综合实验》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建设应该重视的特点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重点,为硕士研究生强化培训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陈述,龙云飞.本科生与研究生仪器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

  [2]王庆,蒋小满,张斌荣.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03).

  [3]林军,邓艳,王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4]高凌云.美国研究生教育中数学课程设置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

  建立企业培训项目体系,实质上就是要明确企业大学任务和培训方向,知道企业大学该做什么,如何贴近企业并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归纳出涵盖企业所有方面的培训内容,并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一个一个的培训项目。如企业新员工培训项目、班组长培训项目、销售团队培训项目、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员工新技术培训项目等等。培训项目建设要按照企业培训特点,把每一个培训项目做成可供培训使用的软件包,软件包由培训方案、培训大纲、培训课程、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及课件(PPT)等要素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软件包就是一个执行方案,无论是整个企业集团层面的培训,还是内部子系统培训,这一执行方案都适应,当然再完善的方案也要不断更新。

  1.明确培训课程建设方向。企业培训课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进课程。凡涉及到公共性的培训内容,诸如企业管理、团队建设、市场营销、社交礼仪、人力资源管理等,可引进普通高校或其他企业大学、社会培训机构开发的课程;一类是自主开发课程。由于企业自身业务的特殊性,企业大学课程建设主要是自主开发适合自身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课程,如企业历史及发展概括、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现场生产管理、企业产品基础知识等。

  2.坚持“按需培训”开发课程。所谓按需,一是指员工需要;二是指企业业务需要;三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有知识、技能积累和传承的需要。首先,根据员工队伍素质状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确定开发课程;其次,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状况,“量身订做”自主开发新技术、新知识课程;再其次,根据企业发展历程,开发体现企业文化、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课程,实现企业知识和技能的沉淀、提炼、积累、传承,企业知识和技能向员工内在能力和素质转化。

  3.培训课程建设多样化。适应企业培训多样性特点,企业培训课程也应多样化。就企业一般培训需求来看,培训课程可以有:经典案例类,即以企业成功事例为背景开发的培训课程,旨在积累企业文化和独特生产经营管理理念、风格、方式,沉淀、传播企业知识和技能;定制课程类,即根据企业培训项目要求,参考相关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课程,旨在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一般课程类,即在外部已有的一般培训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培训对象实际和培训时限要求,精简、整合开发的培训课程,旨在提高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培训教材类型。自主开发教材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著作类、讲义类、方案类和软件类等。著作类,指经企业决策层批准,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内部开发课程;讲义类,指编写打印或内部印刷成册的内部培训讲义;方案类,指按照培训项目要求设计编写的模拟训练、户外拓展训练、游戏等实操方案;软件类,指根据学习和技能训练设计的配套学习软件。

  2.培训教材开发。企业培训课程是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开发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操性,学用结合、即学即用,其教材的编写应以内部讲师为主担纲,如果是邀请外部专家、学者牵头编写,应确保教材的编写建立在对企业充分调研、了解、认知的基础上,避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企业内训教材编写应坚持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以生产经营管理岗位流程为序列,以生产流程环节为模块,以知识技能为节点纳米体育,面向生产经营、突出实践应用、挖掘内部经验,力求精炼实用。

  1.内部讲师任职条件。内部讲师是根据企业培训组织体系建设需要和任职条件,承担企业内部培训课程讲授、实践指导等任务的在职员工。其任职条件一般应具备: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资格和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高度认同企业文化,有责任心,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有较强的专业领域工作技能和经验;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好;自愿担任内部讲师工作等。

  2.内部讲师选拔程序。内部讲师选拔一般应经过三个环节:首先,提出需求计划。根据培训项目要求,提出内部讲师需求计划;其次,候选人推荐。可以是部门主管推荐,也可以是自我推荐,企业应鼓励员工自愿担任内部讲师,充分发挥个人知识、技术专长,为企业员工培训献力;最后,评审与聘任。企业大学应组成评审小组,对拟担任内部讲师的人员进行评审,经评审小组评审通过后,报企业领导批准,由企业大学颁发聘书。

  3.内部讲师队伍培养。企业内部讲师具有一定的变动性,缺乏系统的教学基础和技能,因此内部讲师队伍的培养包括质的提高和量的补充。内部讲师队伍培养应做到制度化,包括明确内部讲师职责、完善内部讲师考核体系和加强内部讲师培训等。

  1.合理定位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服务企业战略发展需要为宗旨,专门负责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企业大学必须具有双重职能:一是管理职能。即全面负责整个企业集团员工培训工作,包括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培训工作组织、资源统筹和协调、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培训活动检查督促等;一是服务职能。即在培训项目、讲师、课程与教材、资源保障等方面为各单位组织的培训提供服务,对各单位培训活动给与指导等。

  2.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企业大学一切活动必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必须把企业员工培训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大学活动要配合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绩效评估、人才招聘及员工激励等方面。

  3.建立企业内部三级培训体系。即以企业大学为主导,以关乎企业发展全局的培训项目为内容的宏观层级培训,并负责对部门、单位培训给予指导和提供服务;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等子系统为主体,以业务需要为内容的中观层级培训;以班组、车间为单位,以岗位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技能为内容,突出解决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微观层级培训。

  培训评估的目的在于“持续改进”,这是ISO质量管理原则体现。企业大学的办学宗旨在于服务企业战略发展,企业培训工作只有不断地持续改进,才能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企业大学为什么存在和发展的线.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企业大学培训评估体系应围绕培训质量和效果建立,由三个子体系构成:一是受顺者个体评估。主要是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的评估,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等,以检测受训者培训学习效果;二是培训组织工作评估。包括组织过程评估、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估、培训教学评估等,以检测培训活动的组织效能;三是各单位培训工作评估。这是企业大学履行管理职能的体现,通过评估督促各单位积极有效的开展业务培训。

  2.建立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培训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要将培训由被动变主动,由“我要你培训”变为“我要培训”,形成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双向驱动。一是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培训工作激励。目前,一些企业在对内部各单位激励机制方面往往只看到显性方面,主要还是以生产经营业绩论英雄,这固然是企业核心部分,但作为隐形效应的培训,经过培训开发员工潜力产生的未来效应则重视不够,尽管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而流于形式。所以,企业设计激励机制必须把各单位培训纳入激励机制体系之中,把培训作为考核和激励单位及单位负责人的重要要素;二是对受顺者个人激励。必须将不同层级培训与不同激励措施挂钩,并成为企业制度体系中重要内容,让受训者学有希望、有想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培训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和内在动力。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P.Lengra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了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自此世界各国将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的教育(水平方向)和个人与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垂直方向)的统合”。终身教育实质上就是指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机会与社会的教育机会的统一,涵盖了人的一生所能接受的所有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和学习。终身教育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国际上逐渐形成了教师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相统一的趋势。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了教师教育的一系列原则:连续性原则,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中;一体化原则,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教师教育各个阶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体系;发展性原则,终身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教育要把教师的态度、技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发展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知识、技能、情意的一体化教育,使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

  目前,我国体育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课程两阶段分工不够明确、重点也不突出、衔接不很自然,两阶段课程呈现条块分割的现状,尤其是入职培训课程缺失。

  我国体育教师是由高等院校设置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五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前三套为教学计划)。2003年颁布的第五套方案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发展,课程设置整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的取向一致,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教育学科类课程比重低、门类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6%~10%,开设的教育学科类课程仅有5~8门,而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培养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6%~33%,大多在20%~25%。如德国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发达国家教育学科类课程开设范围广、门类多,涉及教育理论、原理、方法、技术和教育史等方面。在课程开设上灵活多样,重视小型化和专题化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育学科类课程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提高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增加教育学科类课程的比重,增设教育学科类课程的门类。2.我国教育实践课程学时少、形式单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为8~10周,多采用集中一次实习,内容只有见习和实习。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育实践课程,德国教育实习分3次共12个月。美国、英国一般为15周左右,而且实习的形式多样,如现场观摩、微格教学体验、教学助手等;多采用分段实习,如德国、韩国等;还有采用贯穿于学生大学全过程的实。